今年以来,文化路街道党工委、办事处高度重视平安建设,突出抓好平安创建、矛盾纠纷调解、扫黑除恶、雪亮工程、诉前调解等重点工作,确保了辖区社会稳定。 一、突出“疏解”,消化社会矛盾 (一)点面结合,形成平安建设浓厚氛围 一是大力开展“平安单位”、“平安社区”、“平安家庭”、“平安校园”、“平安医院”等创建活动,把平安建设向更多部门和行业延伸,力争把各类矛盾纠纷、安全隐患和社会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行业系统内,化解在基础萌芽状态,打造全领域、全覆盖的平安创建网络。通过制作条幅、宣传标语、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,大张旗鼓地做好平安建设宣传,开展好送法下社区、普法入户、法律宣讲进校园等活动,营造浓厚氛围。年初以来,共制作宣传条幅48条,深入社区开展集中宣传活动27次,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和保障平安的责任意识。年内共开展市场、工地等行业安全、健康检查200余次,由综治、消防、公安、市场监管、教育等多部门联合对辖区27家中小学、幼儿园开展检查3次,保障了辖区行业及校园等平安措施落实。 二是深化“六好九无”平安社区创建。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、“两委”成员为骨干的“六好九无”创建组织,结合日常工作多措并举,提高群众对平安创建知晓率、参与率,整合党员、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、调解员、帮教员、治保队员、网格员等力量强化平安社区创建宣传,在社会面形成人人关心、人人支持的良好氛围,街道已有9个社区达到了平安社区创建标准。 (二)用心疏导,扎实开展矛盾纠纷调解 一是强化调解中心建设力度。依托街道综治中心,组建“文化路街道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”,建立联席会议机制,周研判例会制度,对矛盾纠纷及时分析研判,及时调处化解。完善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流程及制度,规范矛盾纠纷调处事项。整合设置了矛盾纠纷调处室、群众接待室、心理咨询室、视频监控室、综合指挥室、法律服务室6个功能厅室,在便民服务大厅设置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受理窗口,让居民有矛盾一地解纷争。 二是协调各方力量参与矛盾调解。突出人民调解、司法调解、行政调解三调联动。大力开展诉前调解,投入10余万元高标准打造街道诉前调解中心,并设立了市中区人民法院文化路巡回法庭,逐步健全完善了调解机制和流程。截至目前,共接收案件49起,诉前调解成功10起,有效减少了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产生。不断强化街道、社区调解网络建设,发挥信访、工会、妇联、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的力量,协调各方参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,努力实现小事不出社区,大事不出街道。 三是保障矛盾纠纷调解质效。着力提升调解人员业务水平,定期开展对调解员的培训。同时,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专家库,聘请法律顾问担任专家调解员,满足群众对便捷、高效化解矛盾纠纷的要求。创设“文心”调解品牌,以文心即初心,文心需用心,文心显温馨为理念,不忘初心为人民服务,将心比心为群众解忧,用心尽力化怨止争。发挥礼、义、廉、耻、忠、孝、诚、信等优秀传统文化感召力,以传统文化感化人心,依法律公理调解纠纷。 (三)为民解忧,融合推进网格、“两枣”落实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,将“枣解决•枣满意”、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与网格化管理深度融合,发挥网格巡查、协调处理功能,将“网格+N”工作模式作为解决群众诉求的有效抓手和切入点,不断探索创新“民呼格应,民纠我调”工作模式,积极构建“文心一格 楼长话事”基层服务品牌,实现“诉求办理及时、民需解决高效”的工作成果,群众满意度幸福感得到明显提升。 二是配齐配强网格服务“五个一”团队和行业网格员两支队伍,负责做好热线来电、网格走访、民情反馈事件的处置,实现三个平台无缝对接,让更多的民生问题得以迅速解决。二是创新平台融合。将党建引领、清廉社区、信用美德、网格管理、政务服务等重点工作纳入“文化e家”智慧平台统一管理,实现了“一台受理,街道、社区、部门、网格四级联动办理”。三是线上线下融合。强化线上线下联动机制,街道重点实施“双进双提升”工程,包居领导、社区书记双进居民网格群、商铺联系群,在群内倾听企业、群众声音,同时落实各业务部门协调联动机制,促进事件线下网格内化解,今年以来共化解处置问题143件。 二、强化“封堵”,消除影响社会安定因素 (一)保持高压,促进扫黑除恶长效开展 及时调整由街道党工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,坚持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,分管领导具体协调落实,多部门协同作战的工作机制,利用党政办公会等多种形式,学习上级精神,压实工作责任。持续加大宣传力度,在12个社区制作宣传条幅36幅,综治主题公园固定宣传牌匾18块,开展集中宣传活动,大力宣传《反有组织犯罪法》等扫黑政策法规。用好社区、行政执法、食品药品监管、市场监管、国土、城市建设等工作力量,形成条块结合、网格化排查的线索摸排机制,保障各行业、领域的线索排查细致、扎实地开展,保持对黑恶势力的高压态势。经各社区、各行业部门排查,今年以来辖区无黑恶势力违法犯罪行为。 (二)助力安防,落实“雪亮工程”延伸应用 扩展雪亮工程视频监控应用对维护社会治安意义重大,街道按照“雪亮工程”视频监控点位增点扩面三年行动任务,积极协调、有序推进,完成了市政法委要求的年内新增不低于40%的目标,目前在线摄像头达到160路,覆盖了12个社区的重要部位。巩固“雪亮工程”建设成果,制定值班备勤、设备管理等工作制度,保障正常运转。并长期保持在线率98%以上。积极谋划新增量点位规划,确保到2024年底,新建和联网接入市级视频监控平台点位达到100%以上增长,逐步形成密集视频监控网,提升立体化技防水平,同时利用社区平安志愿者、五老人员夕阳红巡逻队等群防群治力量加强治安防控,促进社会平安。 (三)加强管理,保障重点人员状况稳定 一是扎实推进易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及监护工作。为30名三级以上易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落实购买第三方责任险,签订监护人有奖监护协议。落实街道科级干部、社区书记、社区民警、包居人员“四包一”工作机制,加强对易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,畅通信息报送渠道,发现问题,及时处置,确保稳定。 二是做好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。搭建街道关爱工作站平台,设置心理咨询沙盘、咨询模型、文心书角等文娱设施,助力开展邪教人员转化、巩固等活动。联合公安机关深入排查邪教人员情况,进一步落实管控措施,做好解脱核查,并关心邪教人员家庭生活,防止反复。建立街道反邪教警示教育公园,制作了12块固定宣传展板,大力宣传涉邪案例及相关政策法规,提高群众反邪教和自我保护意识,定期开展警示教育集中宣传,通过悬挂条幅、发放宣传单、宣传小礼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,使反邪教知识和政策广为人知,有效的遏制邪教活动范围,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。 一系列举措的实施,使平安建设理念深入人心,提高了群众参与的热情。文化路街道将一如既往加大平安建设力度,扎实工作、用心为民,不断筑牢人民安全、社会稳定的平安防线,使辖区社会治理水平得到提升,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、安全感、获得感。 来源:市中云报、文化路街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