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明路街道作为市中区的平安门户、产业门户、生态门户,兼具城市和乡村属性,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,辖区居民和单位数量多、省市区重点项目集中、征地拆迁任务繁重。结合街道区位和发展实际,街道党工委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,实施推广“好商量”办法,建设党组织领导的自治、法治、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共同体,为乡村振兴趟出一条好路子。2019年街道被命名为“山东省社会治理示范镇”。 一是难事再也不难,主要体现在选贤任能和乡风文明两个方面。“好商量”办法为选贤任能拓宽渠道。戏好要靠唱戏人,干部是乡村振兴的主要依靠和中坚力量。街道党工委坚持政治标准,强化“从好人中选能人”导向,调动各方人力资源,选优配强村“两委”班子特别是党组织书记,建立动态调优机制,两年来,共调整优化6名党支部书记。统筹城乡人才资源,拓宽选人视野,积极探索机关干部脱产任职,推动村党组织书记队伍整体优化提升。“好商量”办法为乡风文明打造样板。官地村是个近4000人的大村,过去丧事家家比着讲排场,养成了大操大办的风气。为实现移风易俗简办婚丧事,官地村村干部召集“好商量”议事会,新乡贤、红白理事会、事主以及街道民政干部共同参加。街道民政干部介绍当前的移风易俗形势和上级的政策;新乡贤理事会会长算经济账、精力帐、人情帐,大操大办就是劳民伤财、劳心费力;村干部讲村规民约,只要违反规定大操大办就不能享受村里的福利待遇。通过大家的耐心劝说,成就官地村10多年来办得最简单的丧事。 二是路子越走越宽,主要体现在发展路径和生态宜居两个方面。“好商量”办法为找出路子提供思路。石碑社区是典型的城市社区,地处城区黄金地段、寸土寸金。2018年,石碑社区抓住德利源市场棚改契机,依托好商量办法,律师、居民代表提前介入,实现置换近40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1处,将土地资源转化为固定资产,为社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。田屯村通过招商引资手段,规划建设总占地约400亩的中药材种植基地,成立中药材种植农业合作社,以支部领导、农民入股的形式予以推动,项目实施后每亩土地收益将提升2000-3000元,实现农民受益、集体增收。岳楼村利用闲置的6000㎡楼房建设“光明楼宇经济创业园”,发展轻资产总部经济、工业服务业,把闲散集体资产转化为持续收益性资产。“好商量”办法为生态宜居指明路径。东山阴村以“美丽山阴,康养福地”为规划定位,多方论证,走市场化道路,深化与杭州汉潮集团合作,推进美丽乡村建设。去年,投资1800万元,完成了雨污分流、管线、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。2019年,发动群众流转土地200亩建设高效农业,依托村庄山林景观、田园景观、人文景观等景观资源要素,实现“医养一体化”的发展模式。 三是烦事再也不烦,主要体现在拓宽空间和民主法治两个方面。“好商量”办法为辖区发展拓展空间。两年来,街道积极稳妥推进棚改拆迁拆违,启动“好商量”程序由法律顾问率先介入,平稳完成了三角花园东南片区、德利源市场片区、大官庄片区三大片区,600余户棚改征收工作;解决了十里泉棚改、西沙河治理、丁庄三大片区,约500户居民回迁安置上房;实现了光明广场二期、利民市场回迁安置区和老枣庄街三个片区的无震荡拆违。在与教师、学生、家长、主管部门、江苏教育集团等多方充分沟通协商的基础上,创新合作办学模式,用改革破解教育“瓶颈”让农村孩子享受和城里一样的优质教育,江山实验学校填补了市中区民办寄宿式学校的空白,多项教学质量评估位居城乡学校前列,品牌教育初步显现。“好商量”办法为凝心聚力搭建平台。东盛社区创新搭建人大代表“一站通”平台”。社区融合在职党员“816管理法”,以人大代表工作站为标准,试点建立即时监督工作点,鼓励人大代表通过网格化社会管理平台和参加社区公益活动,及时收集发生在群众身边、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的应急事项、公共利益事项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发问题,在第一时间向区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反映,并协助相关职能部门依法处理,有效避免因为信息不对称造成的“小问题”变为“大损失”,实现“群众反映,代表收集、政府办理、人大监督”的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良性循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