改革
您当前的位置是:首页 > 改革 > 改革

网格管理“全覆盖” 服务群众“零距离” -----市 中 区 推 进 网 格 化 管 理 工 作 纪 实

来源:颜俊莲编辑:管理员时间:2017-08-27

 

2014年,市中区积极转变观念,大胆探索实践,在全率先推行了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工作。市中区始终坚持以党的群众路线引领社会管理服务创新,以信息化建设提升社会管理服务效能,编织起一张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的“连心网”,将为民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缩减为“零距离”,有力地促进了平安建设和社会治理水平的提高

一、 实施改革的起因、背景

市中区探索推行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主要有三点考虑:

一是立足市中实际、实现“打基础、利长远、惠民生”的需要。市中区作为枣庄市原市驻地,也是老城区,存在人口结构复杂、群众需求多样、城市基础设施欠账较大等实际,广大群众对教育、医疗、生活居住环境等方面还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。为切实解决这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,区委、区政府经过反复调研、论证,决定把推行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工作与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,作为提高群众满意度的重要抓手,制定出台了《关于全面推行网格化社会管理进一步联系服务群众的意见》。

二是顺应时代变化、构建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需要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,要围绕改进社会治理方式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、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、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四个方面加强社会治理体制创新,为我们构建现代社会治理体系指明了方向。以前,我们许多社会管理服务均采取以条为主、各自为战的方式方法,没有形成合力,而且随着交通、通讯等手段的改进,基层党员干部面对面做群众工作少了,群众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得不到准确传递、及时回应,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信息的不灵通、不对称。久而久之,党委政府对群众的一些真实想法和利益诉求掌握得不全面、不准确,而党委和政府的决策和意图,群众又不理解。这就需要我们树立寓管理于服务的理念,建立完善群众工作的分片责任承包制,切实加强社会综合治理,提高基层组织管理服务的效能。

三是密切联系群众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,社会阶层逐步分化,贫富差距有所扩大,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积累,基层群众的利益诉求趋向多元并且日益复杂化,部分群众对党员干部不够信任、对经济社会发展不够支持,甚至引发大规模的上访和群体性事件,进而影响社会和谐稳定,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党的执政地位。通过推行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,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、难点问题,能够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,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地位。

二、推进改革的主要做法和举措

市中区立足创新,根据资源管理、地理位置、业态布局、人员状况等情况,将每个社区(行政村)划分成若干基础网格,并派专人对每一个基础网格实施动态化、全方位管理服务,探索建立“五个一”运行体系。

一是编织了一张联系服务群众的“连心网”。坚持以为民、利民、便民”为宗旨,整合现有资源,采取改扩建、新建等方式,累计投资790万元,建设了区、镇街(部门)、村(社区)三级服务平台:即区级综合服务平台(区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指挥中心),编制10人,与区综治办合署办公镇街(部门)二级服务平台,即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办公室;社区(行政村)三级服务平台,即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工作站(基本网格)。在不打破现有行政区划和管理格局的前提下,按照地域相邻、人员相熟、文化相近、构成相似的原则进行网格划分,共划分了163个基本网格、445个基础网格(其中城市社区228个,行政村217个),形成了三级平台、四级网格的网格化社会管理联系服务群众新模式,实现了服务网络“全覆盖”。

二是搭建了一个功能丰富的综合服务平台按照“依托社区,整合资源;集中采集,信息共享”的原则,建设了“市中区网格化社会管理综合服务平台”,研究开发了社情民意处理、督导考核测评、共驻共享共建三大核心功能和社情民意调查、超前预警研判、视频会议调度三个拓展应用功能,集中设立了信访维稳、城市管理、环境卫生、环境保护、安全生产、食品药品、社区党建等17项共驻、共享、共建内容,涵盖社会建设、文化建设、精神文明建设、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领域。目前,食品药品、工商行政、安全生产、消防、环保等系统已经搭建、整合完毕。建立全区三维电子应用地图和三维地理信息系统,最终实现了“区不漏地、地不漏房、房不漏户、户不漏人”的区域网格化,“看图知片情、看标识户况、看房知人、看人知情”的管理精细化以及快速准确搜索、定位和信息资源共享、管理服务互动的服务一体化。

三是建设了一支职业化的党员网格员队伍。网格员长期与群众直接打交道,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末梢神经,建立一支知识全面、精力充沛、宗旨意识和党性意识较强的党员网格员队伍,是做好网格化管理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的关键。为此,我们公开招聘228名大学生党员进入城市社区,组建一支高素质、职业化的党员网格员队伍,将原来由“五老”等人员组成的网格员队伍转变为社区志愿者,协助网格员开展网格管理服务工作。坚持为民服务这一宗旨,充分发挥信息员、宣传员、联络员、调解员、服务员等“五大员”的作用,同时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和“网格员艺术团”等组织,积极开展一系列联系服务群众活动,在社区树立一面旗帜、练就一身本领、打造一种文化、赢得一片点赞,让党徽在网格中闪光,让党旗在网格中飘扬。

四是建立了一套规范高效的保障体系。人员上:推行各级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,精选3686名党员干部配置到网格,每个网格由5—6人组成一支“党员为民服务队”,依托网格员察民情、问民需、管民事、解民忧,做到社区居民每天见到网格员、每周见到社区干部、每月见到街道干部、每季度见到区直部门干部、每半年见到区级领导。机制上:规范了信息收集等七步工作流程,建立健全了事项“准入制”等九项工作制度,区委、区政府每月召开一次群众诉求研判解决联席会议,对群众诉求办理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研判,拿出解决方案,限时办理完毕。经费上:区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网格化管理运行经费,不断加大基层投入保障,有效解决了无钱办事的难题。

五是构建了一项“三位一体“的考核问责机制。区委、区政府将这项工作纳入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体系,占千分制50分;建立健全“四色单”交办督查机制,实行销号管理,强化督促调度,确保群众反映的诉求事事有回音、件件有落实。加强绩效考核结果运用,与部门(单位)评先树优、干部使用有机结合,对为民服务办结满意率低于90%的区直部门(单位),当年度不得评为先进,对镇街作为扣分项目;对群众满意率低或在考核中不称职、不能胜任工作的网格员,及时给予解聘,切实做到“督”有权威、“查”有手段、“考”有依据。

三、改革取得成效

网格化管理工作推行以来,全区上下始终把握“管用”、“认两个核心,真心为民办实事、解难题,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。目前,各级服务平台系统运行良好,政府了解群众诉求的信息更加全面准确,一些社会纠纷和矛盾在萌芽状态得到化解,老百姓身边一些最直接、最关心的问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。一是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更加及时有效。全区以“网格”为载体,网格员通过日常走访,对辖区矛盾纠纷实行日排查,并及时录入平台。截至目前,平台共登记录入矛盾纠纷案件4424件,已办结4186件,办结率99.1%。同时,通过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、群众权益保障和利益诉求表达等机制,综合运用各种手段,最大限度地理顺群众情绪、缓解利益冲突、化解社会矛盾。二是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更到位。网格员把流动人口、困难群体、特殊人群作为走访入户的重点,建好了困难群体和特殊人群台帐,按照一人一策或一户一策,定期组织开展集中走访活动,落实救助帮扶措施。对一些行动不便的老年人,网格员直接入户为他们代办一些手续,省时省力,受到老年人的交口称赞。三是全面提供了便民利民服务。网格化管理平台整合了人口信息、医疗卫生、劳动就业、困难救助、社会治安防控等面向基层的服务职能,建成资源共享、信息互通、优质高效的便民服务网络平台,及时有效地解决各类民生诉求。如工作中民政、食品药品监管局、区安监局、区环保局和区消防大队等部门健全完善了网格体制,将有关职能主动融入全区网格化社会管理综合服务平台,这些都推动了全区工作横向连通,实现了一门受理,协调办理。截至目前,网格化平台共登记录入社情民意事件139345件,办结137901件,办结率为98.9%,群众满意度为99.95%。网格化管理工作中,党员干部为民服务能力得到提升,特别是在思想观念、工作方式等方面实现了“三个转变”:一是工作理念的转变。由高高在上、对群众忽冷忽热,转变为以人为本、服务是最好的管理理念。这种转变密切了干群关系;二是服务方式的转变。由被动“坐等服务”转变为主动上门服务,社区由粗放式、层级式管理转变为精细化、扁平式服务。这种转变实现了联系群众、服务群众的“零距离”;三是精神状态的转变。党员干部特别是社区干部由疲于应付、消极对待,转变为工作责任心和主动性的增强,这种转变使为民服务更直接、更快捷、更有效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
枣庄长安网群
Copyright 2017-2018 www.zzszfw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版权所有:中共枣庄市委政法委员会
地址:枣庄市光明大道2621号市政大厦十楼
备案号:鲁ICP备1402537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