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怀揣着一颗为民解纷、守护安宁的初心,2020年4月,任衍丽选择成为市中区法院齐村法庭的一名人民调解员。三年来,她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,以专业的水平,认真的态度化解纠纷600余件,调解成功率高达60%,用诚心、爱心、耐心实现定分止争、案结事了。今年2月,因调解工作突出,效果良好,任衍丽被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评为全市优秀调解员。
作为金融案件“立审执访”一体化专业法庭的齐村法庭,庭内每天调解工作以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为主。面对金融纠纷的多和繁,任衍丽毫不退缩,迎难而上。“很多人虽然欠款逾期,并不是恶意欠款,他们都有各自的难处,我心疼他们,我想要帮助他们。”任衍丽说道。
担任调解员期间,有一件纠纷让她印象深刻。被申请人唐某向枣庄某银行贷款利息迟迟未能偿还,申请人银行方称这笔贷款因欠款多年,属于严重违约,故坚持向其提起诉讼。
秉承着调解优先的原则,法官孙中胜和任衍丽说服银行方暂缓诉讼,及时联系唐某了解情况。经过沟通,任衍丽了解到唐某是有还款意愿的,但目前他在建筑工地打零工,收入、时间、工作均不稳定,家里还有上大学用钱的孩子和年迈要赡养的老人,资金入不敷出,故没有按时还款。而面对欠款和家庭的重压,他本人情绪也十分消极,几度流露出轻生的念头。鉴于当事人的实际情况,任衍丽抓紧向承办法官汇报,法官决定立刻安排现场调解。由于唐某工地下班时间较晚,齐村法庭开放“晚间法庭”,于晚上7点开启了双方的调解工作。
在调解过程中,任衍丽向银行详细说明了唐某的实际情况,耐心向唐某说明了银行的规定,让双方“通气”理解。在她的努力劝说下,银行最终同意对唐某予以照顾,在欠款利息和还款时间上给予一定的“宽限”,双方当场签署调解协议,一场银行烦心,被申请人闹心的金融案件就此了结。
“调解不是机械的工作,每个案件纠纷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。”在金融调解的道路上,任衍丽一直在思考,一直在前行。她甘之如饴、不懈探索,用责任和爱心传递司法温度,以真心真情守护万家温暖。